自古以來撒哈拉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進入沙漠探險的團隊總是有去無回;直到1814年才被一支心懷善良的考古隊打破了這個魔咒。隊伍行進間,荒漠中不時出現逝者的骸骨,隊長總是讓大家停下來選擇高地挖坑,把骨骸掩埋起來,並且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豎立簡易的墓碑。一路上掩埋工作耗去太多時間與體力,引起隊員們不時地抱怨;但隊長仍固執地說:「每堆白骨都曾是我們的同行,怎能忍心讓他們陳屍荒野呢?」約一個星期後,考古隊在沙漠中心發現了許多古人遺跡和足以震驚世界的文物。當他們準備離開時,突然颳起沙漠風暴,幾天幾夜不見天日,指南針也失靈了,考古隊完全迷失了方向。食物和飲用水開始匱乏,就在大家沮喪之時,隊長就給大家打氣說:「不要絕望,我們來時已在路上留下了路標!」於是他們沿著來時一路掩埋骸骨豎立的墓碑,終於走出了死亡之海。在接受泰晤士報記者的採訪時,考古隊員們一致感慨地說:「善行,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候未到。」看完上述故事,讓我深深感受到心存善念是最終使自己獲得善報的關鍵。其實人性本善,光是將善行付諸行動時,心中那股快樂欣慰的感覺,對於個人身心健康幫助颇大。唯有誠心助人才能贏得真正的尊敬和感激,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與快樂;這也印證了先賢所言「行善最樂」與「得道多助」乃是一種明顯而難以否認的事實。只有惜緣才能續緣,在人生的路上有緣才能相聚;有一種宗教說法:“親人與好友大半是前世的好友與親人,那帶給你煩惱的多半是你前世傷害過的。”因此切記:善待你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寬恕那些傷害你的人;如此撒下善的種籽,總會有結成善果的一天。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請教鳥巢禪師做人的方法,禪師答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聽了颇為失望說:「這兩句話雖三歲小兒也曉得。」這時禪師又告誡他:「三歲小兒雖曉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聽了頓時領悟。因為道理再寶貴,知識再淵博,如果只是「坐而言」,便永遠無法發揮它的作用;必須能夠「起而行」努力實踐,日積月累,才會有相當的收穫。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台灣的商人,長期跟中東國家有生意上的往來。有一個伊拉克的客戶,彼此只做過兩筆生意;印象中這位客戶暨挑剔又小氣,不是很好溝通的對象。後來,伊拉克爆發戰爭,台灣商人突然輾轉接到這位伊拉克客戶寫來的信;信上說他有一個兒子在美國唸書,但伊拉克對外的匯款作業完全中斷,眼看他兒子就要斷炊;而這個伊拉克人想了老半天,都想不到他在海外有什麼朋友,除了這位台灣商人。於是只好冒昧寫信,拜託台灣商人跟他在美國的兒子聯繫,並請他先借學費及生活費給他兒子。台灣商人心裡有些猶豫;但將心比心,一想到這位遠在伊拉克的父親是多麼焦急,而他那在美國的兒子又是那麼無助。於是心一橫,到銀行匯款給這位伊拉克商人的兒子;心想,如果對方不願意還錢,就當作日行一善吧!時間一久,他幾乎忘了這件事;有一天突然接到那位伊拉克客戶打來的電話,除了一再表達感謝他的熱心幫助外,也把錢全數歸還,並且另外下了一筆巨額的訂單。從此,兩個人也成為好朋友,生意來往不斷。可見美好的善行,往往就像一顆種籽,總是在我們遺忘的時候,悄悄地成長、茁壯、結果。因此,千萬不要小看自己任何反掌折枝的善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曾經表示:「如果真有一位上帝,而我們不知道或不承認,則將來死後,不知道要吃多大的虧?」同樣地,如果有人堅持不認同善惡因緣果報的經驗性、合理性與道德性,那麼不僅個人將來勢必要吃虧,而且我們的社會安寧與秩序也將遭受曲解與破壞。即使我們對卑微的寵物之愛與善行,也可能有回報的時候;以下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歐洲某小國有一戶農家養了一對金魚,農家夫婦及小孩都非常喜歡那兩隻金魚。不久,這個國家發生了戰爭,眼看叛軍愈打愈近,不逃到別的地方避難不行了!這家人趕緊收拾家當跳上馬車匆匆離去。車行一段距離後,小男孩突然驚叫:「糟了!我們忘了那兩隻金魚!」父親有點猶豫地說:「可是…..現在沒有時間再折回去了….」「金魚也是我們的家人,我們不能不管牠們哪!」小男孩焦急地說。「是啊!我們什麼時候能回家,還是個未知數呢?金魚肯定會死掉的。」母親也附和著。父親想了一會兒,將馬車掉頭回到農家;一家人小心翼翼將兩隻金魚放到住家後院的水塘裡;小男孩輕輕對他們說了聲“保重”,一家人才快速離開農家。
戰爭持續了一年才結束,這家人終於回到讓他們朝思暮想的故鄉。但是,過去蒼翠的田野,蓊鬱的森林全都不見了;放眼望去全是被砲火蹂躪過的一片荒蕪;他們的房子也被破壞了一大半。想到田園要恢復必須花上好長一段時間,一家人該怎麼生活呢?農家夫婦忍不住發愁起來。此時,小男孩突然發現池塘裡有好多亮晶晶的小光點,走近一看,原來池塘裡竟然有好多好多金魚,都是最初那一對金魚的後代!於是,這家人就靠著把金魚賣到城市裡,當作人們的寵物;就這樣度過了一時經濟上的危機。
誠如美國文學家亨利、戴維、梭羅的名言「善心是從不失敗的投資」」;心存善念,多行善事,時常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就算沒有得到現實的回報,也能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是再多的物質也交換不到的幸福滋味。
1 則留言: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不可灰心,不能鬆懈,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含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 126:5 )
邪惡人只得虛假之利,正直人必獲真實獎賞。(箴言 11:18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