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勿輕易論斷,因親眼所見未必真實

人生總是有所缺憾,往往在得到想要的同時,肯定會失去另外一部份;如果能夠正面認清得與失的落差,人就會在得到的時候,懂得必然的失落;也會在失落的時候,學會如何找回自我。達賴喇嘛曾說過:「當你覺得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時,你會遭遇許多痛苦;當你察覺一切都只是自己造成的,你將會學習到平靜與喜悅。」由此可見,人之所以痛苦煩惱,其實大都是自身心態不平衡所產生的不良情緒。遇事總是透過先入為主的判斷,攀比,把自己的委屈放大;而對於別人的不同與不如,卻多所論斷與嘲弄;最後讓自己陷入在負面想法的死胡同裡走不出來。於是人就變得心胸狹隘,悶悶不樂。

世間的善與惡,有時錯綜複雜,難以分辨;就算親眼所見,也未必是真實的。話說有一艘郵輪遭遇海難,有對夫妻好不容易擠到救生艇前,先生自顧自地搶到最後一個位子,留下太太在甲板上喊著:「我愛你,請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旁觀的人都覺得這位先生太自私了。過了不久,太太隨著輪船沉沒海底了。男人回到家鄉,獨自帶大女兒。多年後,男人病故;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了父親的日記。原來,父親和母親搭乘郵輪時,母親已患了絕症;關鍵時刻,父親衝向了那唯一的生機。事後,在日記中寫著:「我多想和妳一起沉入海底,可我不能;為了撫養女兒,我只能讓妳一個人長眠在深深的海底……」。

所謂“眼見為憑”,一般人總是相信親眼所見即為事實;只不過在有些情況下,所見所聞未必是真實。例如魔術表演所見的一切未必是真的,反而沒被看穿的道具或障眼法才是關鍵的事實;又比如股價上漲很容易讓投資者認為企業獲利即將好轉,其實有些時候是市場主力大戶用來布局炒作的手法,釋放一些真真假假的訊息迷惑投資大眾的眼光。總之,生活中有太多時候,自己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實的。即使聖賢如孔老夫子,也曾經差點為自己眼見所誤呢!有一次孔子帶著子貢出行,一路跋山涉水來到一處小村莊外;孔子讓子貢到村裡要些米來煮飯吃。自己靠著樹幹假寐;過了一陣子,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正好瞧見子貢用手抓飯吃;孔子不恥子貢的行為但假裝沒看見。到開飯的時候,孔子說:「剛才睡夢中夢見了亡父,如果這飯乾淨我想先祭奠亡父。」子貢忙說:「這飯不乾淨了,剛才打開鍋蓋時,掉入一些塵土,我怕扔掉可惜,就抓著吃了。」聽到此,孔子不禁感嘆:即使我親眼所見,也未必是真的啊!所以我們要學會聰明的去面對生活,看待自己的人生路程;不要只會用眼睛去觀察,要懂得用心去體會,用智慧去判斷,這樣才不會產生誤解,造成難以彌補的嚴重後果。

有位智慧長者為了讓他的兒子能夠學會不要太快對事情下結論,所以他依次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不同節氣差遣四個兒子到遠方觀察一棵巨大的桃花樹。當他們都前去也都返家之後,長者把他們一起叫到面前,要他們各自形容當時所看到的景緻。冬天去的大兒子說那棵樹很醜,枯槁了無生氣;春天去的二兒子說這棵樹被青綠的嫩芽披覆著,充滿了生機;三兒子在夏天的時候見到樹上桃花綻放,空氣中飄逸著一陣陣花香,美景加上醉人的氣氛令人難以忘懷;小兒子在秋天的時候見到桃花樹上結滿了果子,壘壘欲墬,充分顯現生命的成長與豐收的喜悅。聽完兒子們的敘述後,長者就對他們說:「你們親眼目睹的景緻都只侷限於某個時期的狀況,然就全面觀之,卻難免失之以偏概全。所以我們不可以只用一個季節的景色來評斷一棵樹;更不可以只見某人一時的作為,就輕易評價別人,因為你沒有經歷過他的一生。」

輕易評斷他人也可能會破壞了別人的幸福;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遠遠高於它的涵義;無關榮華富貴,無關名譽地位,只是一種心靈感受與心態。有些事或許在你眼中看的是一種苦難,在別人的心裡也許正是一種幸福。話說有一對夫婦只有小學畢業,好不容易栽培兒子考上大學,雖然是一間普通大學,全家卻有如中狀元般的快樂。就在全家人帶著幸福與喜悅的心情,送兒子到車站準備去學校報到。這時遇到一位朋友也是要送兒子上大學,寒暄幾句後,這位朋友順口問:「你兒子考上什麼大學?」剛說出校名,朋友立刻一臉驚訝地說:「那個大學上了也是白上,因為畢業後也很難找到工作;像我兒子考上的是名校,還沒畢業就會有許多大企業搶著要呢…….」朋友一臉得意的神色,說罷轉身就走了。原本一家人的幸福與甜蜜,突然遭受朋友無情的數落,火熱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冰點,真是情何以堪呀!

我們應該要學習不要輕易論斷他人,更不要冒失地去驚擾別人的幸福。如果你總是評論別人的短處和缺點,你自然就是個垃圾桶;反之,你如果能夠常常欣賞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你自然就是個聚寶盆。主耶穌曾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這是指我們要克制自己的口舌,絕不自以為是,更不該喧染別人的是非,以免造成極大的傷害,害人也害己。事實上,每個人成長背景差異,閱歷不一樣,立場不同,自然對事件的看法有所差別。因此,縱然你的看法是對的,也並不等於別人的說法就是錯的;何況我們親眼所見都未必是真實的。更不用提那些非親眼目睹僅是道聽途說的呢?總而言之,不要批評他人的德行,自己不見得多高尚;不要數落他人的家庭,自己肯定不瞭解實情,俗話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不要輕易論斷他人,因為你知道的只是片面,看到的也只是表面而已。能夠有這樣的認知與謙虛的胸懷,我們就不會輕易開口指責別人,批評別人,論斷別人了。


1 則留言:

Amigo 提到...

〈聰明〉包括的不僅是知識和反應,更應該包含處世的智慧。
即使你幫助人,也要把對方的面子作足。
如果送禮顯示了你的「優越感」,或讓對方感到「自卑」,
那不僅失去送禮的意義,還造成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