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遠觀與近取

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界上值得讚美的事物太多了,對於美的欣賞不僅要選擇好角度,更應該選擇好距離;站得遠一點,默默地欣賞全貌的美感,或許才能得到滿足。若是近取,雖然擁有了某個美麗的事物,但不久之後你可能失去同樣的心情與感受去觀賞它;而被褻瀆了的美物,因為你的據為己有而失去光彩,變得一文不值了。經歷了多年的滄桑風雨,看過多少悲歡愛恨的故事,你會發現“遠觀和近取”有著耐人尋味的反差;然而一些幼稚貪婪愚鈍之人,卻是不懂得此中的奧妙。

記得幾個月前曾看到一則報導,標題寫著『仙境之橋,可遠觀不可近看?』內容述說台北大湖公園錦帶橋在全球「仙境之橋」票選中暫居第一。台北市議員前往會勘卻發現,前年才剛整修的大湖公園錦帶橋多處龜裂,橋面白漆脫落,產生壁癌;國內外遊客若慕名而來,恐怕會大失所望。這又是一樁另類的只可遠觀,近看一無可取的例子吧!

傳統畫論有云:「遠觀其勢,近取其質」,圖畫之貴,在於能夠捕捉對象之精神,不能拘泥僵化,他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不似之似。南唐後主與北宋初年之間,江南和尚巨然善畫山水,用筆自由揮灑自如;北宋沈括是中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地理醫學工程藝術等,他對巨然作品的評語『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這種類似西洋印象派捕捉景物的氣韻精神,顯示其強烈的物質感,結構成千變萬化的形態,創造出遠觀與近看各異其趣的況味。

常見報章雜誌以巨大篇幅喧嚷一些明星與富豪之間的婚戀誹聞;對於這些八卦新聞我們最好遠觀之,當作消遣閒聊的話題可也,不用太認真。因為他們之間發生的“情愛”可能深藏著各種見不得人的潛交易。千萬不要近取探索他們背後發生的故事。有道是“眼不見為淨”,知道了心裡生出病;感嘆人心骯髒社會黑暗之餘,我們的愉悅遐想將會全部消失,八卦的樂趣也喪失殆盡,剩下的只是嘔心而已。這豈不是在自尋煩惱嗎?!

有位哲學家曾說:「真正的成功不在於你超越了多少人,而是你協助了多少人不斷地超越自己。這種利人利己的分享,才是一種偉大的成就。」我很同意這種說法,它啟示我們:能夠遠遠地欣賞別人因你協助而成功的美好成果,不會貪婪地想把它占為己有,也不會因為不屬於自己而黯淡了對美好成果的尊重。這不僅是一種修養和風度,更是一種淡然的人生意境,看透了貪婪和得失的迷思。春秋時期,范蠡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他的所作所為和識人遠見,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實在值得後人景仰與效法。反觀之,同樣輔佐勾踐的上大夫文種,為了貪圖享受眼前的名利,不聽范蠡所告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預言,不懂得見好就收即時隱退,果然功高震主招來禍害,最後被勾踐賜劍而亡。歷史殷鑒不遠,雖是窺豹一斑,卻也讓我們領悟到遠觀與近取,後果大大的不同了。

古詩有云:「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這用來形容ㄧ幅鳥語花香高山流水的美景畫境,確實十分傳神。但在現實生活中,人生或多或少總有ㄧ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際遇;讓人感慨世間美好事物變幻莫測,只宜順其自然遠遠地欣賞,不該近前攫取;古有明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擁有美好事物容易招來禍害,何必自討苦吃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美好的事物,也沒有完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也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很多時候值得珍重的緣份就像秋天ㄧ片落葉,隨風而逝。春去了,花不在了,但你畢竟也觀賞過春天的生命力,陶醉於花開吐蕊綻芬芳的香豔,期待著結果的收穫。你會因此而信心如潮漲,悲心如泉湧,誠心於修身養性,並且熱心於幫助別人。


想擺脫噩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就是『醒過來』。想揮別無底慾望的誘惑,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遠觀”的好習慣。遠遠地欣賞美好的事物是一種灑脫,是一份珍重與寬容,然而對美好事物的貪求近取卻可能是一種褻瀆與傷害。所以有時候把握人與自然美物的適當距離是很有必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