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

性善?性惡?


先讀以下這則故事:
某風景區,有位觀光客才下了車,一位老太婆立刻拉他的手到旁邊年輕人的攤子推銷水蜜桃。
觀光客說:「我在上個景點已經買了!」「先生,那賞我一點錢吧!我又老又窮又病,好可憐!」。老太婆突然改變方式,伸手乞討。
面對乾癟而顫抖的手,觀光客動容了。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大票子,轉身走向水果攤:「麻煩你幫我換些小票子。」「不行,除非你買我的桃子。」年輕的小販搖搖頭。
「你要知道,我是換錢給這位老太太,她是你的親人哪!」觀光客解釋著說。「她是她,我是我!」小販撇過臉去。
觀光客帶點不悅說:「好!我買兩顆桃子!」隨後把找回的零錢送給老太婆。那知老太婆拿了錢並沒走開,反而目不轉睛地盯著觀光客手裡的桃子。「妳想吃桃子?」觀光客不解地問:「你倆不是賣桃子的嗎?」「可是我沒得吃!」老太婆回答。
觀光客聽了眼眶跟著溼了;默默地把兩棵水蜜桃塞到老人家手裡,轉身回到車上。等車子走遠了,老太婆回到攤子旁,先把討到的錢交給年輕人,又將水蜜桃擺回攤子上。
這一幕現世劇讓我們看清了人性的善與惡!

中庸第一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告訴我們天賦於人的本質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行道之間難免會有所偏離這就叫做『教』。什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不外乎趨吉避凶、欺善怕惡、好逸惡勞、自私自利、見利忘義、爭功諉過等。然而當我們看到別人的悲慘遭遇時,也會流下同情的眼淚,出錢出力幫他解困或安慰他;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肯定這些價值意識內在於自覺心,也就是人出生時就具有為善的先天能力。要讓各種德性圓滿開展,必須要有自覺努力加以擴而充之。所以,應該說人性向善,而不應說人性本善。因為具有此能力是一回事,願意將之充分發揮又是另一件事。

荀子說:「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這些對於生理愉悅的喜好貪求與求生存立足的本能是促使情性致惡的原因,也是荀子論人性本惡的主要依據。荀子又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比如陶瓷碗盤是陶工將陶土揉捏塑燒而成;木器傢俱是匠人的創作,其成品外在表現與其原始本性差矣。換句話說,人之性善,乃是後天調教得來的。誠如禮讓長者,本是違反『人性本私』天性的表現,而無涉善惡之論;之所以能夠超越本性,是經過文明禮教的結果。

性善?性惡?從表象看來似乎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颇有水火不容之勢。然而孟子也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談到豐年時衣食富足,子弟多懶惰;荒年時衣食不足,子弟多殘暴。並不是天生的材質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的心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才這樣啊!說明孟子也不否認人性還是有黑數存在:物慾的陷溺以及缺乏適當的教養都會導致惡行。

由此看來,荀子之『性』專指人性本能,人類動物性的生理慾望。孟子之『性』強調人性的道德自主,一種心靈的自覺。所以從裏象看來,兩者卻是異曲同工,都是為了使人向善;兩人都不愧為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

值此武漢肺炎疫情嚴峻的時刻,讀韓廷一先生的「諸子篇」,特別有感觸!我們看到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常因身陷險境遭受病毒感染,甚至犧牲性命,卻仍然堅守岡位。這是多麼善良偉大的情操啊!充分展現人性的善良面。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大發災難財或是為自身的利益,置他人安危於不顧,搶物資搶口罩甚至大打出手的,也大有人在。性善?性惡?看官,您自己評斷吧!